在高層建筑消防系統中,板式排煙口的設置位置直接影響煙氣控制效果,其布局需兼顧建筑結構特點與火災煙氣流動規律,絕非簡單的“就近安裝”。?
樓梯間與前室的排煙口布局有明確規范。防煙樓梯間的
板式排煙口應設在正對樓梯平臺的墻面,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米,且與樓梯踏步的水平距離需大于1.5米,避免煙氣被吸入樓梯間形成“煙囪效應”。前室則需采用“上下聯動”模式,在頂部設置70℃熔斷式排煙口的同時,于距地面0.5米處增設常閉型排煙口,火災時先開啟下部排煙口排出沉降的高溫煙氣,30秒后啟動頂部排煙口抽排上升煙氣。?
走廊區域的排煙口需遵循“均勻布點”原則。長度超過60米的內走道,應每隔15-20米設置一個排煙口,單個排煙口的有效覆蓋半徑不超過8米。當走廊與房間相連時,排煙口需避開房門正對面,防止開門時氣流干擾排煙路徑,較佳位置是距房門側墻1.2米處,確保煙氣沿預定路線流動。?
特殊區域的設置更需精準計算。中庭空間的板式排煙口應設在距中庭頂部1/3高度處,且需配合導流板引導煙氣聚集;地下車庫的排煙口則需與停車位保持2米以上距離,避免車輛停放遮擋,同時距梁底的垂直距離不小于0.3米,防止氣流受阻。?

值得注意的是,板式排煙口與防火卷簾、噴淋頭等設施需保持安全距離——距卷簾門側緣不小于0.5米,與噴淋頭的水平間距需大于1.5米,避免相互干擾功能發揮。科學的位置規劃,能讓板式排煙口在火災初期就形成有效的煙氣控制區,為人員疏散爭取寶貴時間。